010-678-55601

联系方式

地址:总院:北京大兴亦庄开发区景园北街2号中骐美东产业园A座207 厦门分院: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21号新景中心A栋2202 新疆分院: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光明路59号时代 广场A座三十一层31A-0799
电话:

职业教育
首页 > 新闻资讯 > 职业教育 >

职业教育 | 职教每周重点舆情播报 (2020.11.9—11.15)

发布时间:2020-11-20    阅读次数:

职教每周重点舆情播报

(2020.11.9—11.15)


热点聚焦


NO 1

2020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开幕式举行

11月8日,2020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开幕式在山东省潍坊市举行。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活动并讲话,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家义出席。

陈宝生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次活动是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的一次实际行动,也是对部省共建山东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实践检验和成果展示。要按照五中全会要求扎实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探索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为做好职业教育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提供实践支撑。

陈宝生要求,今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进行改革试点,要探索完善办赛机制、补齐短板。一是树旗。要扛起国赛的大旗,扛起当今世界职业技能大赛中国队的大旗,将来跻身著名大赛行列,办出世界水平的大赛。二是导航。要通过大赛,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未来定向,引导发展方向和重点,建立良性发展有效机制。三是定标。要通过选手比拼,促进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标准不断更新和升级。四是催化。要通过大赛推动促进职业教育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培育更多技能“苗子”,孵化出更好的成果。

陈宝生强调,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职业教育要在“五入”上下功夫,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进一步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技能型社会、建设技能中国。一是“长入”经济。要使职业教育成为经济活动的内生变量,成为构成产业链、产品链、供应链、资金链、信息链的“砖瓦”和基本要素,走好长远发展之路。二是“汇入”生活。要高度重视技能在人民群众高质量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加技能含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三是“融入”文化。要合理看待学历和能力关系,增加文化中的技能含量,在全社会建设技能文化,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四是“渗入”人心。要认识到没有技能寸步难行,使具有技能成为做人的“标配”,推动形成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良好氛围。五是“进入”议程。要使职业教育进入各级党委和政府议事日程,纳入规划、政策体系、议事规则、预算保障,发挥好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NO 2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高职学校退役军人学生招收、培养与管理工作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职学校退役军人学生招收、培养与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在精准设置招生专业、全面落实招生考试政策、灵活确定培养模式、创新教学管理与评价、推进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融合、完善服务保障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NO 3

首届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成立首届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首届全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共55人,来自北京大学等高校,国家和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国家和地方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地方区域性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医院等专业机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省级、地市级、县级教育部门等。首届全国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共73人,来自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以及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大学附属医院等。

通知明确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发挥咨询、研究、评估、指导等作用,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学重大理论与实践研究,就教材建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等向教育部提出精准、专业、科学、严谨的咨询意见和建议,开展中小学校医、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成果鉴定和教学督导检查等工作。

通知明确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是教育部聘请并领导的指导中小学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专家组织,具有非常设机构的性质。两个教指委均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4人,秘书长1人。由主任委员主持教指委工作,副主任委员协助工作,秘书长协助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处理日常工作。两个教指委委员聘期均为4年,自2020年11月起至2024年11月止。

通知要求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特别是两个教指委委员所在单位积极支持教指委委员的工作,为其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便利,促其切实履行职责、发挥作用。


NO 4

拟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教材名单的公示

近日,教育部官网公示拟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教材名单,共有3975种教材入选。公示期为2020年11月13日至11月19日。


NO 5

教育部 工信部联合启动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日前,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围绕国家和地方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

据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现代产业学院已经启动申报程序,首批试点单位计划将在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高校中开展。


地方资讯


NO 1

山西:将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等多方面改革

近日,山西省出台《山西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其中指出:据悉,山西省将实施省级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遴选建设60所基础能力强、校企合作深入、办学质量高的省级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做强中等职业教育第一方阵。统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完善招生机制,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保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每个县重点办好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到2022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同时,山西省还鼓励职业院校单独举办或“引企入校”合作举办校内教学工厂,开展实习实训、职工培训和生产经营活动,并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省级高水平专业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服务区域内职业院校和企业。


NO 2

辽宁:沈阳率先将“1+X” 引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记者沈阳从市教育局获悉,2020年沈阳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首次将“1+X”证书制度引入大赛,助力优秀参赛选手获得X证书,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沈阳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办公室主任金月辉说:“从市赛到省赛、国赛,到直接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我们看到,世界技能大赛对于技能赛项的设置方式与X证书的考核有相似性。所以,我们办赛引入X证书,从考核内容、考核范围、考核标准等方面与世界大赛对接。让职校的特色专业更能在大赛的较量中起到引领作用。”

此次大赛,共有六大赛项与“X”证书对接,大赛在设置赛项的时候,率先从企业和市场需求考虑。更在开赛前,与沈飞、宝马、贝卡尔特、阿里等多家企业签约,促进有意愿的大赛优秀选手优先就业。


NO 3

北京:教师职称改革,中职教师也可评正高级职称

11月10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北京市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启动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涉及健全制度体系、完善分类评价标准、畅通晋升渠道、创新评价机制等方面。

办法明确,将原来实行的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称系列和中小学教师系列职业高中教师职称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系列。同时,打破中职教师职业发展“天花板”,增设正高级职称,名称分别为正高级讲师和正高级实习指导教师。

北京的改革将中职教师分为文化课、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两类,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按照“干什么、评什么”,分层、分类制定评价标准条件。

对于文化课、专业课教师,重点评价其在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教育教学管理、技能比赛组织、指导学生参赛成绩等教书育人方面的工作实绩;对于实习指导教师,重点评价其在实践教学、实验实习课程教改、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教改、实验实训室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指导学生参赛成绩等方面的工作实绩。

在职称评审时,区别不同情况,教师可将教案教材、教研报告、调研报告、培训服务案例报告、发明专利、教研教改论文、行业标准、指导竞赛成绩等作为评价条件。


NO 4

长三角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联盟成立

11月15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46所高职院校代表齐聚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组建成立长三角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联盟。据悉,联盟成立后,各成员单位将大力构建创新合作机制,制定公平合理、简单易行的工作规则,推进资源共享、深入教育改革,共创长三角优秀教育品牌,共同打造高职院校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新发展共同体、教学研究共同体,重塑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开展学前教育社会服务。


行业资讯


NO 1

人社部印发通知支持企业大力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

日前,人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企业大力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通知》。

通知明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向用人主体放权,按照“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支持各级各类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推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等用人单位为主体、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为主要方式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

通知提出,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一是企业自主确定评价范围;二是企业自主设置职业技能等级;三是依托企业开发评价标准规范;四是企业自主运用评价方法;五是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评价。

通知提出,支持企业适应人才融合发展趋势,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贯通机制,搭建企业人才成长立交桥,贯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同时提出,鼓励备案企业申请为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为其它中小企业和社会人员提供人才评价服务。支持企业为院校学生提供人才评价服务。

通知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按照属地原则,加强对本地区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指导服务和质量督导,建立信息互通、结果互认机制。企业按规定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建设的证书查询系统,向社会公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将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纳入人才统计范围,并按规定落实相应人才政策。


NO 2

人社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宣传工作

通知提出,坚持以“新时代 新技能 新梦想”为主题,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宣传,不断拓宽大赛影响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关心关注重视技能人才工作。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技能人才的深切关怀;举办本次大赛的目的意义,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二是大赛主题、口号、吉祥物、项目设置等相关知识,大赛开闭幕式、赛项比拼和技能交流展示项目、中华绝技展演等重大活动盛况,大赛开放、绿色、节俭的办赛理念和公平公正的良好赛风。

三是各地区、有关行业参赛选手选拔情况,集训备赛、赛场比拼、技艺展示等风采和感人事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技工院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经验成果,地方行业特色技能技艺等。

通知要求,各地区和有关行业部门要在赛前、赛中、赛后三个阶段,全方位搭建宣传平台,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切实提升效果,拓宽大赛影响力。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