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意义深远。要以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丰富乡村产业业态,在县域范围内促进城乡融合,打造农村产业、科技、教育、金融紧密融合的创业创新体系,提高农村产业比较效益,不断提高乡村振兴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切实让人才下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要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首先就要加快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让一批又一批贫困学子掌握了实实在在的就业技能,实现了“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有力地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成为见效最快、成效最明显的扶贫方式。另一方面,职业教育通过技术传承,为广大农村地区培养了多样化人才,改变了乡村生态。乡村振兴作为脱贫攻坚战的“后半场”,需要更多的技术工人和技能人才,这就需要职业教育不断增强与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适应性,培养农村高质量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在服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覆盖21个大类,直接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经济活动就有农林牧渔类、资源环境与安全类、土木建筑类、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农业生物技术类、食品药品与粮食类等多个专业大类,这些专业大类中的许多专业直接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深入联系。
随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不仅为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提供了技术技能支持,同时在乡村振兴、三农建设和扶贫开发这块阵地上得到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职业教育通过专业技术的内在作用力实现对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