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评价证书主要包括
“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两类证书有什么区别?
怎么获取?
如何查询?
本期官方“政”解给您正解
职业资格证书是由政府备案的考核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和任职资格,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
2021年,人社部在2017年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基础上,调整公布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包含72项职业资格,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9项,技能人员13项。在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方面,调整后的目录将13个职业(工种)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依法实行职业资格准入,由国务院相关部委或单位组织实施。其他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全部退出目录,不再由政府或其授权的单位认定发证,改由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认定并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退出目录前已发放的职业资格证书继续有效,可作为持证者职业能力水平的证明。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经人社部门备案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或行业、企业评价规范,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由认定机构颁发的对劳动者从事的职业或岗位能达到的技术能力等级的证明。
劳动者可到人社部门公布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报考。截至2022年6月底,北京市公布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超过200家。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都是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人才评价方式,是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证明的证书。证书信息可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技能人才评价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网站查询,在纳入人才统计范围、落实相关政策、兑现相关待遇等方面具有同等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