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定不移实施好、组织好、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为乡村振兴赋值增能,既是建设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内在逻辑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好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的有效抓手,更是高等职业教育融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责任和根本遵循。
我校作为山西省唯一一所入选 “国家双高计划”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紧紧围绕山西省乡村振兴中产业、人才、文化等多方面的堵点难点,主动作为,深度对接,产出了一批有质量成效,有社会效应的乡村财经智力文化成果,充分彰显了财经高等职业教育的智力特点和财经力量。
一、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服务路径,创建“1+5+N”的校地(校企)合作模式
在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上,我校总结出“1+5+N”的校地(校企)合作模式,即以1个乡村振兴为总目标,“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5个乡村振兴省级支柱产业为主要合作方向,N种项目端融合和产业链合作方式,不拘一格,积极抢位,将财经特色文化、智库成果和区域农业转型支柱产业有效融合,给原产地的优势产业增加了财经端附加值,为农民产业的从业企业提供了多种转型升级改造的智慧良策。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群的专业师资团队为朔州优质羊肉集聚区的企业品牌朔美羊、阳城县优质花椒种植园区的漫山红、四季香花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索家坡村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运城市万荣县三白瓜等企业和项目进行了营销推广、品牌创建、制度设计、运营管理、直播电商多个方面的积极尝试,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的高度认可。
二、主动进行资源互换智力互补,打造跨学校、跨产业、跨区域的合作型院校共同体
我校坚持内引外联,资源互换,智力互补,结合校外资源打造跨学校、跨产业、跨区域的合作型院校共同体,打通产业链与教育链、专业链与发展链之间的改革难点。省外,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家级双高建设院校进行优质智力资源互换,共建乡村振兴技术技能服务平台;省内,与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地方职业院校进行优质智力资源互补,共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高地。
三、充分发挥决策咨询智库作用,参与地方乡村振兴政策研究和制度设计
我校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地方政策研究和制度设计,市场营销专业群教师撰写的《聚焦产业优势规范特色小镇有序健康发展》咨询报告被山西省政协列为2022年山西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主题发言用稿,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最终推动促进了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1家省直厅局联合出台《关于印发全省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管理细则(试行)》,对我省乡村振兴中的特色小镇创建提供了积极而有效的职教智慧。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校将继续高位谋划,统筹推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与山西省乡村振兴事业的融合度、契合度、匹配度,瞄准我省区域农村支柱产业靶向发力,努力构建“政校企村”命运共同体,全力释放职教高质量发展红利,为山西乡村振兴贡献“财专智慧”,为国家乡村振兴提供“山西方案”,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