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78-55601

联系方式

地址:总院:北京大兴亦庄开发区景园北街2号中骐美东产业园A座207 厦门分院: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21号新景中心A栋2202 新疆分院: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光明路59号时代 广场A座三十一层31A-0799
电话:

职业教育
首页 > 新闻资讯 > 职业教育 >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开发

发布时间:2022-12-02    阅读次数:

开发方范式:活页式主教材+手册式辅教材

当今时代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快速发展,技术、装备、工艺更新以及生产组织方式变革不断加快,为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加强职业教育综合职业能力培育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为适应职业能力培育的需要,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应关注三个维度的内容:一是与岗位群工作过程对应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即理论知识,体现为知识点;二是与个体完成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过程技能,即实操技能,体现为技能点;三是个体在学习和工作一体化过程中,学会“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相应能力,即学会工作的能力,体现为能力点。同时,应高度关注知识点、技能点、能力点之间的整体联系,并逐步从基于岗位群的知识点、技能点向基于人的能力点迁移。

基于上述分析,在遵循“新手→熟手→能手→专家”的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职业教育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新形态教材的开发,宜采取“活页式主教材+手册式辅教材”的范式:教学中师生共用的活页式教材为主教材,主要内容为知识点,虚拟仿真技能实训、单项实操技能等技能点;学生用的学材化工作手册式教材为辅教材,主要内容为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的项目化多项实操技能点或综合实操技能点,学会工作的能力、方法能力等能力点。

开发机制:多元合作·协同创新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对教材的编写设计、数字资源制作、出版等各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故需组建“多元合作·协同创新”的开发团队,以保障新形态教材的开发质量。

一是职业院校名师。由职业院校教学一线的特级教师、教授、高级讲师等组成,负责把企业岗位专家开发的职业能力清单教学化处理,转化为学习任务,形成教材内容,并负责检验教材的使用效果及修订完善。

二是企业岗位专家。由企业一线技术能手、能工巧匠等组成,主要负责工作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职业能力清单,并对开发的教材与工作岗位的匹配度进行评价,提出教材修订建议。

三是课程开发专家。由深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教科研机构人员等组成,主要负责引导企业岗位专家编写职业能力清单,并负责对新形态教材开发人员的培训,以及具体开发方案的指导、教材编写体例的辅导等工作。

四是数字技术人员。由教育类科技软件开发企业的技术骨干组成,根据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需求以及教材内容的需要,负责开发与新形态教材配套的立体化数字教学资源。

五是出版单位人员。

根据新形态教材出版和教学使用的需要,策划设计教材的呈现形态、装帧材料、数字媒体平台搭建、教学服务等。

开发机制:工作过程·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开发基于岗位群的工作过程,以培养学习者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其中,职业能力是把岗位工作任务转化为教材的学习任务的核心依据。职业能力是指将掌握知识技能的专业能力、收集信息计划决策的方法能力、学会交流合作的社会能力一体化综合的能力。

职业能力分析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应在课程开发专家的主持下由企业岗位专家开展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形成职业能力初步清单;其次,由企业岗位专家与职业院校名师一起进行教学化处理,编制出相应的职业能力清单。

编制职业能力清单时应注意:一是职业能力需要包含完成工作任务时对人的具体能力要求,即具备了哪些能力才能完成这件事情,或为完成这些事情,应具备的条件及把事情做到的状态。二是职业能力清单应明确用“能(会)使用什么工具进行哪些操作、运用什么方法解决哪些问题,达成什么能力”等格式来描述。如《建筑施工测量》中“水准仪的使用”职业能力清单,

开发实践:“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形态教材的开发

本文以开发建筑专业《建筑施工测量》活页式主教材(以下简称主教材)、《建筑施工测量实训手册》工作手册式辅教材(以下简称辅教材)为例进行阐述。


图片

1.“活页式”新形态教材的开发

图片


(1)装订形式“活页”。“活页式”教材有“全活页”与“半活页”两种装订形式。“全活页”装订形式是指把教材的每一页均做成活页形式,“半活页”装订形式是指先把教材某一特定相对完整的“学习任务”装订在一起,再把各“学习任务”做成活页形式。主教材采用“半活页”装订形式。

“活页式”教材页码采用“双编码”方式:一是在纸质教材右上角,按传统的页码方式编码;二是在纸质教材下方,按“项目—任务—页码”的方式编码,如“项目三任务2-8-(共18页)”表示该页为项目三中任务2的第8页,该模块共有18页。

“活页夹”的选用:国内常用的“活页夹”多为2孔、3孔、4孔的金属环状夹,需要直接用手用力掰开或闭合环状夹,且须对准纸孔才能放入或取出活页。使用金属环状夹,一方面要求配置对应打孔器或购买对应的打孔纸,且打孔纸在使用过程中孔边沿易撕裂;另一方面用手用力掰开或闭合环状夹存在操作风险,且使用不方便。主教材选用金属条状文件夹,既方便学生安全使用,又可重复使用而节约成本。

(2)教材内容“活模块”。基于模块化思路,以职业能力作为模块化内容开发的切入点,按照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开发理念,基于岗位群的职业能力点,分析完成具体岗位群实际工作所需的知识点、技能点。以知识点、技能点为最小单位,开发教材的学习任务,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一是学习项目的开发:如主教材以职业能力为组带,分析中级测量放线工岗位群的典型工作项目,进而把工作项目转化为学习项目,教材内容由地面高程测量、建筑轴线测设、建筑物平面图测绘、数字测图、建筑物定位测量、基础工程施工测量、主体工程施工测量、竣工测量八个学习项目组成。二是学习任务的开发:每个工作项目包括若干个工作任务,根据其职业能力清单开发相应的学习任务。如主教材中项目一“地面高程测量”由水准仪的使用、地面高程测量、±0.000标高测设三个任务组成。每个学习任务由任务目标、任务内容(含知识点、技能点)、任务解读、任务拓展、学习要点与学习检测六部分组成。该主教材的重点内容是:知道测量的基本术语、领会测量的基本原理等知识点;领悟测量基本操作流程、能使用测量仪器、会正确读数及准确计算、会通过测量虚拟仿真实训软件训练及测量仪器实操掌握基本的单项操作技能等技能点。

图片

2.“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开发

图片

(1)学习过程“工作化”。基于工作本位学习理论,以工作过程、工作成果为导向设计学习活动和教材内容,突出结构化的工作过程学习方式,体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特色,注重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习过程“工作化”设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以工作过程“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六大环节行动结构模式为基础,将辅教材的工作活动设计为“明确任务、计划决策、任务实施、评价反馈”四个环节。

①明确任务环节包括任务目标、任务要求,其中任务目标描述能力点,任务要求描述依据职业能力分析转化成的具体学习任务;

②计划决策环节包括任务环顾、流程与步骤、组织与分工,其中任务回顾通过扫描手册上的二维码,完成单选题,复习知识点与技能点;

③任务实施环节由学习者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完成实操过程,形成具体的成果;

④评价反馈环节包括任务评价和任务反思。

二是设计基于“工作要素”的工作内容。根据建筑专业中级测量放线工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岗位职责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将工作内容设计为“人员分工、测量仪器、测量内容、职业要求”四个要素。

①人员分工部分包括小组成员表、操作分工登记表;

②测量仪器部分为仪器领用登记表;

③测量内容部分包括仪器操作、维护,成果记录、计算,照片、视频拍摄;

④职业要求反映对职业精神、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培养要求。这些工作内容都由学习者根据各工作要素实际完成情况填写,形成具体的成果。

(2)技能操作“手册化”。“手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介绍一般性的或某种专业知识的简明参考书。”针对辅教材的教学功能,技能操作“手册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一是体现为专业技能操作的说明书,突出操作性。在通过主教材学习了建筑施工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测量技术的应用基础上,该说明书以围绕完成某个建筑施工测量的工作任务为目标,详细、规范地编制建筑施工测量流程和操作步骤,据此开展测量实操并形成工作成果。在测量实操过程中,通过扫描二维码可查看测量技能操作方法指导,提升工作效率。二是体现为专业技能操作的工具书,突出实用性。辅教材中收录进行建筑施工测量工作所需要的计算公式、图表和测量技术标准,以及建筑施工测量放线职业要求、安全管理、实训注意事项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