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人力社保厅、浙江省总工会公布2022年“浙江工匠”培养项目人员名单,嘉兴猛犸象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章辉入选,今年34岁的他成为首位入选“浙江工匠”的工业设计师。
从业10余年来,章辉先后参与设计了国内首条铝合金厢式车智能化生产线、荣获全国物流机器人智能大赛一等奖的家族化AGV系统、国内首创的太阳能充电智能后尾箱……“回顾我的设计工作,首先是要热爱与全情投入,对于每一个项目都全力以赴,不惧挑战,坚持创新!”他真挚地说道。
近年来,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大步迈进,除了制造技术方面的升级,另一个不易察觉但却至关重要的力量来源于工业设计。可以说,工业设计作为创新链的起点,将有效提升产品及企业竞争力。
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工业设计却并不被企业重视。章辉曾在嘉兴一家制造业企业任职工业设计师,对此他深有感触。“新款产品的设计更多的是依赖于打样师的打样,设计师要做的就是标注出大致的尺寸。缺乏创新和全局统筹,会导致产品在后期测试时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他回忆道。
“自己创业,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工业设计!”这成为章辉创办公司的初衷。2018年,猛犸象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在嘉兴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大厦内成立,一开始,整个创业团队连同章辉仅两人。
为了开拓市场,这一年,章辉经过朋友介绍,乘坐了20多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山东济宁,为山东水泊焊割有限公司设计国内首条铝合金厢式车智能化生产线。“当时,这家公司已具有成熟的智能焊接机器人制造工艺,如何将机器人嵌入生产线,实现美观和功能最大化,这就是我们工业设计要做的。”章辉负责改进了流水线设备的配色、人员动线布局、安全防护,并设计了人机交互以及数字化显示等功能。
从最初的设计到提案,再到设备制造、现场布置,章辉全程参与,在嘉兴和济宁往返20余次,反复打磨修改细节。一年后,生产线投入使用,提高了30%的生产效率,为企业极大地节省了生产成本和流动资金。“我想是‘热爱’驱动我一次次修改方案。我把设计当作自己的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为产品设计想得更多、更远、更加周全。”章辉说道。
同时,他认为真正的设计,从不是模仿,而是创新,不仅是外观设计的创新,还包括产品定义、结构设计优化等方面,整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但这就是工业设计师的价值所在。
比如2020年时,在同一个园区的智行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想要设计一款太阳能充电智能后尾箱。由于结构为国内首创,整合了智能、环保、互联等前沿技术,令国内很多设计公司望而却步。章辉带领设计团队历时一年半时间,前后更改数次,时常组装样机到深夜,反复验证和修改设计,最终产品在今年7月成功上市,并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随着嘉兴不断招大引强,一批制造业龙头企业落地,带动了嘉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也为工业设计带来机遇。如今,猛犸象已站稳脚跟,立足嘉兴,服务长三角,为嘉兴、上海、苏州、杭州、宁波、南通等地的150多家企业提供了300余款专业产品设计、样机制作等服务,累计实现成果转化值超1亿元。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设计师是工业设计行业最核心的资源。然而,培养一名成熟的工业设计师并不容易。因为工业设计要求设计师具备跨学科交叉作业的能力,以应对不同领域的项目。再加上从材料到结构,从外观到功能的通盘考虑,工业设计师的知识储备漫长而广博。
创业之初,章辉也面临着招人的难题。对此,他选择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2019年开始,猛犸象先后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秀水中专以及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章辉作为产业导师和兼职教授,定期为学生授课,将自己多年的工业设计经验、工作经验传授给他们,累计培养学生800余人,先后带出了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获得者、“全国轻工技术能手”赵冰兵,“海宁技术能手”钱新杰等高技能人才。
如今,猛犸象从原来的两个人发展至10余人团队,其中就有章辉带出来的学生——一位今年刚毕业的00后设计师。从80后到00后,他们都对工业设计充满热情,并精通材料与产品结构。团队发展高歌猛进,猛犸象先后获得“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长三角创新大脑载体单位”等称号。
今年,章辉还被认定为嘉兴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是我们身为红船旁的设计工匠的职责和担当。”章辉表示,将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持续深化与嘉兴本土企业的合作,把行业技术传授给青年设计师,让工匠精神融入设计工作中。“希望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能手,让他们走进嘉兴中小企业,助力嘉兴企业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