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晋江市顺应“十四五”规划中的产业发展需求以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数智转型的重大战略,开设了晋江青年企业家混沌创新班,系统性开展创新思维系统课程培训,开启了青年企业家人才培训的2.0时代。目前,混沌创新班已开设2期、共招收113名学员,累计举办20次创新课程学习、培训1500人次,得到企业家的广泛好评。
晋江市改变培训思路,针对市场上培训课程繁杂情况,结合发展战略去繁从简,取单点创新,着重发力企业家创新能力的提升。
精挑创新培训机构。整合优质培训资源,多方征询企业家需求建议,采用市场化比价、服务模式,最终挑选一家深耕商业创新领域、学科体系成熟完善、师资团队专业稳定的专业培训机构,配有线上+线下创新课程及创新领教+助教的辅导团队60多个。
甄选创新意愿学员。面试甄选有较强创新意愿和潜力的青年企业家学员,以及带技术、带项目的初创孵化人才,聚焦创新思维课程,借助创新思维模型,通过各种企业案例的分析教学,不断加强创新思维意识,加速协同创新合作,细致引导学员学习落地。开办以来,累计推动创新班学员达成产业对接、合作的超10人次。
明确阶段创新目标。短期帮助学员洞悉企业所处经营阶段,制定创新增长方案,带动企业启动创新战略;中期助力企业创新方案落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创新产品落地;长期带动核心企业家形成创新思维,激发全市创新活力,为“晋江经验”注入新动能。目前已超90%学员制定了创新增长方案,超40%学员正尝试推动创新方案落地。
课程采用“线上经典课+线下实战课”双联动教学方式,创新“思维模型理论课+刻意练习翻转课”相结合,构建学、训、练、战闭环的创新教学模式。
系统集成创新课程。聚焦加强创新思维设计课程,涵盖创新理论课、创新战略落地课以及创新实战辅修课,前者帮助学员构筑创新思维体系,后者通过研习坊、创新论坛、年度大课、创新大赛等形式,帮助学员践行创新落地,形成从创新思维到创新能力、再到创新成果的有效闭环。目前已举办两期创新大赛,评选优秀创新方案18个。
推动企业抱团成长。精心设置学习小组,常态化组织小范围创新方案研讨和企业参访,让同一产业链学员能够充分互相了解双方需求和供给,深度加强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企业资源有效对接整合,形成互助发展生态。开办以来,超一半以上学员企业年产值增长超往年30%。
裂变传播学习成果。引导学员课后回到企业内部学习分享,提升员工创新意识,让创新思维能真正同频。目前已有90%学员在企业内部同步转训分享创新思维,学员从个人创新提升延展到组织创新提升。
坚持发挥好党委政府的政治引领和引导服务作用,帮助青年企业家在思想影响关键时期坚定政治立场,持续增强政企互动的“亲清”新型关系。
创新政企才互动模式。采取“创二代、新生代企业家+初创孵化人才+涉才涉企部门人员”的政企才互动模式,涉才涉企人员与企业家学员在同一场域深入沟通交流,加深了解企业发展面临的痛点难题,利于在政策机制层面上保障企业创新试错,提高政策服务的精准度。
构建共建互动机制。完善政企涉才部门与企业家日常的共建互动机制,常态化开展企业互访,搭建涉企涉才部门、国有企业助力企业申报各类平台载体、涉才涉企政策的服务通道,同时也引导支持学员挂钩产业项目、参与人才引育、促进产学研合作、共建营商环境、开展调研走访、组织人才沙龙、参加社会公益志愿活动等,切实为推动晋江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政建议。
增强政治引领力。当好青年企业家的“领路人”,帮助学员坚定政治立场、树牢理想信念,及时将各级重要文件精神和政策导向融入培训项目。开展“走进晋江”系列主题活动,实地走访城市建设等经济、文化项目情况,强化学员与家乡的情感链接。多次组织市领导与学员座谈,与青年企业家、高层次人才创业者共聊科技创新、谈人才引育、话产业发展。比如举办班级“创新夜话”活动,累计征集并推动人才培训、人才政策、平台建设、营商环境等意见建议共32条解决。
激发社会责任感。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引导推动学员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激发青年企业家致富思源的情怀。如定期向晋江育婴院捐赠生活物资,发起首笔定向捐赠25.1万元用于专项帮扶打拐解救儿童抚育,目前已按月配送奶粉、纸尿裤等抚养物资35168元。部分热心公益的学员还捐资建设母校体育馆、捐赠慈善基金会等,累计金额超千万元。在“领航计划”传承引领上,立志“做一名勇敢的创新者”成为学员们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