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食品健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规范食品行业,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卫生部印发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明确了在我国销售的预包装食品标示营养标签的具体要求,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等方面的规范。
此外,国家对公共营养师的培养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健康中国行动 (2019 - 2030 年)》指出,到 2030 年,要实现每 1 万人就配备一名营养指导员。目前我国专业营养师人才供不应求,各地积极响应政策,开启公共营养师项目培训,获得证书后符合条件者还可申请补贴。
食物营养表的规范和公共营养师的培养,都是为了实现 “健康中国” 的目标,提升国民的健康水平。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探讨食物成分表的基本内容和使用方法。
食物成分表主要包含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这两者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了解食品营养的重要途径,在健康饮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营养成分表通常会强制标示四种营养成分和能量(“4+1”)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4” 是指核心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1” 是指能量。营养参考值NRV代表食物中每100g或每100mg所含的营养成分,NRV 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提示作用,帮助我们选择营养价值高的食品。
而配料表则可以让我们大致看出这个食物主要含有什么成分。我国法律规定,食品配料表必须如实记录食品的真实成分,且要按照比例成分从高到低排列。比如伊利牛奶的配料表,排在前三位的是生牛乳、水和糖,通过配料表我们可以知道这款早餐奶和纯牛奶相比,营养价值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相同的食品,配料越多,意味着各种食品添加剂可能越多。
营养成分表中必须标示的能量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这四种核心营养素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量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主要来源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是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的基本成分,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维持机体的渗透压和体液平衡等。脂肪具有储存和提供能量、保温润滑、构成机体成分等作用。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热量来源,能够给身体供应能量,构成组织和细胞,维持脑细胞的正常功能。钠则相当于 “盐”,是食材本身的 “盐分” 与加工时放的 “盐” 的总和,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也不可或缺。
营养素参考值(NRV%)是指食品中某营养素含量占每日推荐摄入量的百分比。例如,某种食品每 100 克蛋白质的营养素参考值(NRV)为 8%,意思就是吃 100 克这种食品,就等于吃了成年人一天需要蛋白质的 8%。
计算 NRV% 时,用食品中某营养素的含量除以该营养素的每日推荐摄入量,再乘以 100% 即可。
1. 能量:能量主要来源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高易导致超重和肥胖。我们可以通过与米饭能量对比估算零食热量,如 100g 煮米饭能量约为 116kcal 或 486kJ。
2. 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物质,有助于组织形成和生长。高蛋白食物的判断方法为如蛋白质 NRV%≥能量 NRV%,则属于高蛋白食物。不同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标准不同,如牛奶每 100ml 含 3.3g 蛋白质,高于我国 2.9g 的标准。
3. 脂肪:成人每天需要 50 - 80g 脂肪。最应该杜绝的有害脂肪是 “反式脂肪”,营养成分表里标注反式脂肪为 0 的零食应优先选择。同时要注意配料表中的隐形反式脂肪,如植脂末、氢化植物油、奶精、人造奶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
4.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包括主食和添加糖。剧烈运动后可适当食用含碳水食物补充体力,如小饼干、小面包等。但饮料中碳水多为添加糖不宜常饮。
5. 钠:钠相当于盐,成人每天钠总量最好不超过 2000mg,其 NRV% 最好不超过能量 NRV%。在挑选零食时,要注意钠的含量,避免摄入过多高钠食物。
食品配料表是以含量高低排序,在配料表中排名越靠前,添加的量就越大,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食品的真实构成。
例如,我们在购买酸奶时,如果配料表第一位是生牛乳,第二位是嗜热链球菌,那么这很可能是不添加其他成分的纯酸奶;而如果配料表第一位是水,第二位是风味发酵乳,那其实就是一种酸奶风味饮料。
通过配料表,我们可以了解食品的主要成分,从而判断其健康程度。一般来说,配料表越短,说明成分越简单,食品添加剂种类越少,相对也更健康。
像酸奶,最好选只有生牛乳和发酵菌的;葡萄干,最好选配料只有葡萄干的。
如果配料表成分越多,说明这个食品或饮料是经过深加工的。
比如辣条的配料多达 20 余种,而肉松的配料表就只有猪肉、白砂糖、玉米油和食用盐,配料少的则体现了该食品的原本风味。
此外,我们要警惕那些没有配料表的食品。食品安全无小事,对于没有配料表的 “三无” 食品,消费者应避免购买。这些食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不知道产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是否符合各项安全指标,用的原料是不是合格。
在选购食品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营养成分表中的营养素参考值(NRV)来比较不同产品。
例如,当我们在挑选牛奶时,发现两款产品,一款每 100 毫升能够提供一天所需钙的 18%,另一款每 100 毫升只能提供一天所需钙的 12%。如果我们对钙的需求较高,那么可能会优先选择前者。
同时,如果产品的包装大小不同,我们一定要进行换算比较。
比如,有一款大包装的牛奶为 500 毫升,每 100 毫升含某种营养素为 X 克;另一款小包装的牛奶为 250 毫升,每 100 毫升含该营养素为 Y 克。我们需要将大包装的总量换算为与小包装同等的量进行比较,以便挑选出更符合我们需求的产品。
通过查看营养成分表中的 NRV,我们可以了解自己摄取的营养素占一天所需的百分比,从而灵活调整食物的摄取量。
以喝牛奶为例,假如我们喝了一瓶 250 毫升的牛奶,通过查看营养成分表,我们知道这款牛奶每 100 毫升能够提供一天所需钙的 15%,那么喝了这瓶牛奶后,我们就获得了一天所需钙的 37.5%。
这样,我们就可以大致估算出一天还需要吃多少富含钙的食物来满足身体的需求。
对于需要减肥、增肌或者血糖血脂偏高的人来说,可以通过关注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等营养素的 NRV 来调整自己的饮食。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营养成分表上的 NRV 只是作为参考,实际要根据自己的性别、年纪、身高、体重、活动强度等因素来灵活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食品营养成分表来判断食品的质量。
以酱油为例,我们可以关注其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一般来说,这个指标越高,酱油的品质越好。
同时,我们还可以查看配料表中的添加剂成分。
根据相关标准,酱油可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不同级别在氨基酸态氮含量等方面有不同要求。比如特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要求不小于 0.8 克 / 100 毫升。
如果一款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较低,且配料表中含有较多的添加剂,那么我们可能就要考虑其质量和健康程度。
在选择食品时,我们要确保产品的营养成分含量符合标准,关注食品安全,避免选择那些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食品。
食物成分表是我们健康饮食的重要工具,而公共营养师则是我们健康生活的守护者。
据统计,目前我国公共营养师的人才缺口达到 400 万人以上。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公共营养师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未来,公共营养师将成为健康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专业人才。
在医疗保健领域,公共营养师可以为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提供营养咨询和膳食指导服务,帮助患者康复。在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公共营养师可以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食品企业,公共营养师可以参与产品研发、质量控制等工作,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的食品。此外,公共营养师还可以在社区、健身中心、养老院等场所开展营养教育和咨询服务,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在未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公共营养师将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我们一起关注健康饮食,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