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玉林市人社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自治区、玉林市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全力稳就业、保就业,取得较好成效。
一、强化重点群体就业监测和分析研判
成立强化就业工作专班,建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机制,采取“点对点”服务保障措施,促使全市102万外出务工人员返岗务工,确保就业局势稳定。在全市1978家重点企业设置人社服务专员进行重点监测的基础上,发挥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员等基层网格力量,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失业回流农民工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基础数据库,落实“一人一策”帮扶措施,实行“精准帮扶、精准就业、精准管理”。
二、强化政策稳岗拓岗保就业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通过微信公众号、人社服务专员、基层就业社保窗口、手机短信、编发《玉林人社惠企政策汇编》等方式,把稳岗补贴、带动就业补贴、培训补贴、社保“免、减、缓、返、补”等政策送到企业,对为企业减免、发放各类补贴超3.5亿元,向务工人员发放各类补贴,稳定和开发本地就业岗位4.3万个,快速吸纳1.93万名回流农民工在本地就业。如北流市新开发就业岗位1.1万个,一方面,玉林市四家班子领导带队到临近县、区进行“点对点”招工,另一方面,引导帮助回流农民工重新上岗就业,全力帮助本地企业解决用工问题。
二是大力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扶贫车间岗位。安排大批本地人员就近就地就业。全市共建成就业扶贫车间475家,带动就业3.5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4300多人;累计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4000多个, 2020年开发村级临时性扶贫岗位1.1万个。
三是加大事业单位招聘力度。大力开发教师、医疗卫生专技人员等事业单位岗位,今年全市招聘7442人,同比增长94%。
三、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保障 一是创建城乡一体化示范平台,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创新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在福绵区试点创建覆盖城乡的一体化公共就业创业示范平台,着力破解村屯(社区)就业创业服务基础薄弱、人员缺乏、基础工作不到位的短板。平台每天提供上万个招聘岗位,实现人力资源“全时段”、“可视化”、“共享化”,福绵区预计全年有组织输送就业达2万多人次。
二是实施“互联网+就业”网络招聘,实现招工求职“空中连线”。运用远程视频平台、就业APP,促进企业招工和劳动者求职有效对接。举办网络专场招聘25场,2000多家企业参与线上招聘,提供就业岗位8.9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2万人次。
三是加强职业培训,让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开展“以工代训”企业18家培训670人,企业在岗员工技能提升培训5570人。下一步,玉林市将认真落实全区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全力稳就业、保就业。
来源:玉林人社、广西人社